top of page
  • 工作團隊

談醫療照護觀念的改變


就醫辛苦談

一旦發生間歇性的胸悶或胸痛,一般民眾就想到去醫學中心掛號。但是首先面臨的是花了許多精力,卻無法掛到號。所有門診皆已經額滿。

於是先請一天的假,凌晨到現場排隊久候,只為了加診。接著是漫長的候診,直到傍晚甚至深夜,終於看到醫師。疲累的醫師,在目前制式的條件下,不能也不想多花點時間診療,冷冷地說「去排一個運動心電圖檢查、做完一週後,回來看報告」。五分鐘的時間,結束了一天的漫長等待。於是又再請一天假,做完檢查。接踵而來的又是面臨無法掛號的問題。就算是醫師已經事先預約掛號,也得再請一天假。進了門診,疲累的醫師看了報告一眼,接著跟你說,「要再做一個核子醫學檢查,做完後一個禮拜應該可以看報告」。進了診間只花了三分鐘,卻拿到了一份密密麻麻的檢查說明,但是檢查安排在一、兩週之後。當然又請了一天假,接受檢查。但是還得再請一天假,回去看結果。經過了五次請假,只接受兩種檢查,終於展開沒有說明,以「個人績效為導向」的「胸痛醫療」,其中包括許多不必要的介入治療。

假如這個過程,經過就診前安排,只要半天或是兩個半天,在基層院所,就得到同樣或甚至更精準溫馨的診療,民眾會如何選擇呢?

 

臨床經驗談

許多工作夥伴與親朋好友,總是問到「一個以心臟導管聞名、與一個開心手術為主的醫療團隊,突然不再從事介入治療,這是怎樣的心路歷程」?

在醫療過度中心化的台灣醫療體系,民眾稍有一點不舒服,便往少數大醫院集中。但是在醫學生的年代,師長教誨大家,「醫學中心高科技的檢查,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群眾需要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醫療需求,基層醫療院所,就可以獲得滿足」。這或許讓人半信半疑。

從事多年介入治療之後,卻是見山是山,深信不疑。

因為堅持拒絕「個人績效制度」邪惡的誘惑,即使診治了一大群高危險的重症病人,經過嚴格的篩選與全人考量後,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病人,需要接受心臟導管的檢查。其中需要做心臟血管介入治療的,約佔百分之七十。

更重要的,心臟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(如氣球擴張與支架植入術),只能在急性發病時,拯救病人的生命。介入治療,對於穩定狹心症病患,跟耳鼻喉科醫師替普通感冒的病患,於喉部局部噴霧治療一般,只能比藥物快速減輕症狀,沒有防治疾病與減少死亡的功效。

於是開始思考,假如能將心臟導管前重要評估工具,精緻化後深植於基層。而將診斷後,需要心臟導管檢查與治療百分之五的病人,轉診到醫學中心,接受介入診察。是否有可能改變目前的就醫習慣?

 

落實轉診制度

以醫學中心為導向的就診模式,形成許多有形與無形的資源,在不知不覺中浪費。但是醫療基層,必須具備吸引病人的條件,並能與醫學中心接軌以延續診療治療,才能使已經槁木死灰的轉診制度,開始生根萌芽。

於是我們把心臟醫療所必須的的非侵入性檢查,添加了許多很重要,卻因為「個人績效」分配太少,被醫學中心刻意忽略的的檢查,以超乎醫學中心的整合方式,成立一個基層「心臟中心」,將各種檢查與報告精緻化。期待以專業的診斷,配以全人為依歸的說明與治療。希望讓病患在以各專業溫馨與自然放鬆的情境下,回歸有人性的傳統醫療模式。

思量很久後,終於決定推開心臟醫學中心的大門,走向基層,讓所有的心臟中心,成為我們的後盾,希望藉此扭轉目前的繁瑣浪費的就醫型態。

要達成這個目標,我們從落實約診,並安排就診前預先準備做起,相關作業請參照Blog中,「相會前準備」一文

189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